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老人将废树皮变成艺术品 希望传达绿色环保理念
        正文浏览次数:477
  2014/12/10 23:29:45    来源:天津北方网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天津北方网讯:退休至今的17年里,卜庆蔚从一名工程师变成一位树皮画创作者。在他人看来废弃无用的树皮、树叶,经过他的巧手加工,变成了一幅幅立体生动的中国画。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后,如今他更希望通过作品,传达出绿色环保的理念。     -废树皮变成艺术品     西青区悦雅花园的社区文化站里,走廊的墙壁上挂着十多幅精美的画作。这些作品都是用层层桦树树皮粘连而成,树皮上的层次效果与水墨画中的“水晕墨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已经73岁的卜庆蔚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为了收集创作原料桦树皮,卜庆蔚每年都会跟儿子去一趟河北省文安,从那里的木料场捡回七八麻袋的树皮来,十几年一直如此。     卜庆蔚老人祖籍山东,原居住在青岛,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本市元件六厂,成了一名技术员。年轻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正在搞基建的工厂大院里,看到了很多剥落的桦树皮。“当时感觉真的特别奇怪,不知为什么,我看着那些树皮,脑海里就浮现出家乡海边的景象:凉亭、灯塔、栈桥、海滩……所以捡起了那些废树皮,我就连夜做出了第一幅树皮画。”     -技术工人搞艺术爱创新     年轻时的尝试让卜庆蔚对树皮画有了兴趣,但因为工作繁忙,这个爱好也只能偶尔尝试一下。1996年退休后,卜庆蔚真正投入到了树皮画的创作中。     “我上学的专业是材料学,一直干的也是技术性工作,搞这种艺术创作对我来说,完全是从头学起。”卜庆蔚老人告诉记者,刚开始的创作,他需要翻看许多的山水画作,研究画作的层次变化和空间布局,然后才能构思出一幅像样的作品。几年下来操作熟练后,他又不满足于作品过多的留白,开始尝试利用水彩、水粉、撒沙等方式让作品色彩更加丰富。又是几年之后,当山川流水在他手下已经栩栩如生时,他又为了能让创作内容更加丰富,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布雕创作……“就像我搞技术那会儿一样,就喜欢创新,现在做树皮画,我也总爱钻研一些新的方法。”     -通过作品宣传环保     从退休至今的17年里,卜庆蔚完成的树皮画大大小小已经有近200幅。内容从名山大川到中国著名景观都有涉及,青岛海岸、蓬莱仙境、漓江风光、布达拉宫……一幅幅让人目不暇接。     为了让老人有更好的创作空间,李七庄凌口村社区为他提供了一间工作室,在这里展出了很多卜庆蔚比较得意的作品,也让更多的居民知道了老卜的创作。     卜庆蔚老人告诉记者,如果说刚开始作画只是兴趣,那么如今,当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他开始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更正确的理念。“树皮是木材厂剩的废料,树叶也是我从马路上捡来的,算是废物利用。黏合剂是用我之前研究的配方调的,是绿色黏合剂,无毒无污染。虽然我的画原料都是树皮树叶,但这决不能让人理解成为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希望向大家传达绿色环保的理念,让大家更加热爱大自然。”卜庆蔚强调着。(记者王月焜 记者吴迪摄)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