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河南老人捡破烂助学18年 离世前一天仍在捡废品
        正文浏览次数:515
  2014/12/10 23:29:47    来源:大河网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2012年,捡废品的胡发生被评为“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他叫胡发生,18年来,他坚持用卖破烂的钱帮助乡里的孩子,感动中原。85岁的他不久前去世了 离开前一天,他还忙着在集市上捡废品。

  伊川县鸦岭乡鸦岭村的胡发生老人,为官恪守职责,退休后毅然背起编织袋,当上了“破烂王”。

  18年来,他用卖破烂的钱,为乡里学校的孩子们买学习用品,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月饼。

  这位因捡废品做善事被评为2012“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的善良老人,不久前因病去世。就在去世前一天,他还在街上捡废品。

  肖像

  “抠门”的老胡是个“穷大方”

  胡发生去世近一个月了。鸦岭村的人用一种混杂着意外和伤感的口吻,追忆这位85岁的捡废品“专业户”,如同悼别亲人。

  村里人能轻易地给他画一幅肖像:身材瘦削、颧骨凸出,一手夹着拐杖、拿着铁钩,一手提着麻布袋,佝偻着腰捡废品。哪里脏他往哪里去,哪里人多他往哪里挤,始终看着地。

  说起胡发生,邻居殷女士爱用“穷大方”来形容他。

  她记得,入夏时下了场雨,胡发生披着一块破塑料布出去。

  她跟他打招呼,被“教育”了一通。“我问他咋也不穿件雨衣?他说,反正这也淋不着,费那钱图啥!”

  虽然多次接受过胡发生的帮助,殷女士说,她还是忍不住讲讲胡发生的“坏话”。“他对老伴可抠了,添件衣服都不舍得给钱。”殷女士说,偶尔她邀请胡发生的老伴去集市买衣服,但他总说钱还得留着捐给需要的人,“后来,我干脆不叫他老伴逛街了。”

  生活

  他当了18年的“破烂王”

  当手执拐杖的胡发生,踏遍鸦岭的每一条小路,背上的袋子渐渐装满时,大家很难把他和曾经的村干部联系在一起。

  胡发生有3个儿子和5个女儿,晚年本应平静而殷实。

  对于他捡破烂儿这件事,子女、老伴全都不理解。他不愿意解释,仍然坚持每天四处捡破烂。

  谜团在几个月后解开了。1995年,鸦岭村建起一所希望小学,胡发生来到工地,掏出一沓零钞,450元,是他捡破烂攒下的。

  从此,他每年都在六一儿童节之际,为当地学校的孩子送来文具和生活用品,十余年从未错过。所用的钱,全都来自他当“破烂王”的收入。

  鸦岭乡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张新辉说,出于感谢,他总是要求胡发生给孩子演讲。“我再怎么说,他都坚决拒绝。还总是说,不要搞这些虚的,关键是把书教好,把孩子们的成绩搞上去。”

  除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从2006年起,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胡发生都会到鸦岭乡敬老院看望老人,给他们送月饼。

  胡发生的善举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老伴吴娥也开始给他帮忙,每天把他背回来的破烂整理归类,方便他去卖。

  他这一捡,就是18年。

  去世

  前一天,他还在集市上“寻宝”

  2013年9月22日,农历八月十八,鸦岭村大集开市。胡发生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手拿铁钩,穿梭在人群里,盯着地上。

  认识他的乡亲们,亲热地上前打招呼,把废品塞给他。

  第二天一早,胡发生感到身体不舒服,在乡卫生院检查后,被立即转到了县医院。

  “病床前,父亲还交代我们后事一定要节俭。”胡发生的三儿子胡玉山说,父亲还念念不忘老家门洞下来不及变卖的废品。

  当晚10点半,胡发生离开人世,享年85岁。

  追悼

  他离开了,他的故事会有人记得

  9月25日,胡家门前搭起一个简易灵棚。

  尽管遵照胡发生的遗愿,后事一切从简,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还是前来送行。

  鸦岭乡敬老院的六七十位老人,也强烈要求前往吊唁。为了遵从胡发生从简的遗愿,鸦岭乡敬老院副院长田建森,最终只带去十几位老人为他送行。

  此时,张新辉瞒着学校的孩子们,仅让几名老师代为吊唁。他不忍心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爷爷”已经走了。“每年,离开的高年级学生,都会向低年级孩子说起胡发生,说起关于他的故事。他不在了,他的故事孩子们还会记得。”

  面对不断到来的人群,胡玉山默默地收拾起放在门洞下的垃圾,变卖了203元钱。“我记得老爹最后的交代,把这些钱送给需要的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