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百岁老人刘四妮:勤劳乐观享天伦
        正文浏览次数:677
  2014/12/10 23:31: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历经风雨 终见彩虹

 

     今年100岁的刘四妮老人,青年时期是在战乱中度过的,用她的话说是“太苦了”。刘四妮结婚时,抗日战争刚刚开始,再加上孩子相继降生,家里的生活每况愈下。为了养活孩子,身高不到1.55米的刘四妮,带着4个儿子走乡串村要饭,5个人最远走到过石家庄的藁城。后来的日子,刘四妮凭着做针线活,艰难地支撑着。就是因为太过贫困,刘四妮的小女儿活活饿死了,每每想起那段苦难的日子,刘四妮都会流下心酸的眼泪。

 

     1949年全国解放了,刘四妮家里的情况也发生了改变。她家分得了土地,她与丈夫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家里的生活更是一年比一年强。20年前,刘四妮的老伴因病去世,4个儿子先后外出工作,老人跟孙子邢盛江一家生活至今。

 

     喜欢干活 心胸开阔

 

     刘四妮的孙子邢盛江介绍,老人一辈子热心、勤劳、爱干净,不管是年轻的时候,还是上了年纪后,她都主动挑起家里的重担,种田、照顾孩子、做家务等等。老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干活,尽管现在已经百岁高龄,只要一有空,她还是会抢着帮忙干点家务,家人劝都劝不住。每当做完一次活儿,老人就特别高兴,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

 

     由于长期的劳动锻炼,刘四妮很少生病,也很少吃药,一辈子极少去医院。“现在老人身体虽不如从前,但还很硬朗。”邢盛江说,就在3年前,90多岁的奶奶还自己开了一片荒地,种上了各类蔬菜,吃不了的就分给邻居,后来在儿孙的百般要求下,才放弃了那片菜地。

 

     谈起老人的长寿秘诀,邢盛江总结为:生活规律多运动,心胸开阔心情好,生活乐观人缘好。在与老人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人的性格非常温和,一日三餐以粥为主,不挑食,不暴食,过着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也许正是这种与世无争的个性,使得她能够达观、淡然地看待一切。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儿孙孝顺 乐享天伦

 

     提起眼下的生活,老人眯着眼笑道:“现在赶上了好日子,生活很好,不愁吃不愁穿的,不像小时候经常挨饿挨冻,孙子孙媳妇对俺太孝顺了。”随着刘四妮年龄越来越大,孙子孙媳妇照顾得更加精心。现在,孙媳妇孙玉梅每天都会为老人洗脸擦身,把老人换下来的脏衣服洗干净。吃饭时,孙子孙媳妇总是把饭端到老人面前。因为老人没了牙齿,孙玉梅把饭菜做得十分软烂,就为了让奶奶吃了好消化。在孙子与孙媳妇细致入微的照顾下,老人的身体非常健康,每顿饭都能吃上一大碗。

 

     说起自己的子孙,老人一脸笑容:“现在我已经五代同堂了,家里总共80多口人,小辈们都很孝顺,把我当个宝供着。”虽然由于工作等原因,孩子们并不常在刘四妮身边,但每当逢年过节,他们都会从各地赶回来看望老人,陪她说说话。这样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也是刘四妮老人如此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本报记者 王秀


     编辑:刘巍 来源:衡水晚报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