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杜存义正在专心致志地打桥牌。 段晓芳摄
2月19日,步入桥西区明德北街道办事处附属医院社区,一股暖流拂面而来,寒意顿时散去。一间60平方米的屋内,十几位老人四人一桌正在进行桥牌比赛。
“杜老有人找。”“来啦!”一位老人迎了上来,老人名叫杜存义,退休教师。
“我打桥牌时间不算太长,1979年开始的。”说起桥牌,71岁的杜存义眼神中传递着快乐,这份快乐也牵引着记者走进了他的桥牌世界。
桥牌之缘
青年时代的杜老是一名体育爱好者,跑步、游泳、打球样样精通。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市体委、市总工会在工人俱乐部组织桥牌比赛,带着好奇感杜存义观看了比赛。赛后,对桥牌产生浓厚兴趣的杜老和几个同事买了几本书,走上了他的桥牌之路。
“那时候年轻,喜欢争胜负,打牌有输赢,赢了牌心里会产生自豪感,也就喜欢上了桥牌这个‘安静’的项目。”杜老喝了一口茶,细细回味着初打桥牌的情形。
在杜存义看来,打桥牌,锻炼的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它需要敏捷的判断能力。他觉得,打桥牌对自己的性格养成带来了积极作用。在打桥牌的过程中,人会不知不觉地改变。桥牌能让人学会客观地对待事物,没有侥幸心理,绝不投机,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保持平和的人生态度。
桥牌之趣
“打桥牌很容易上瘾,而且瘾很大。”这是杜存义的体会。关于牌瘾,他给记者讲了个趣事:老葛是杜老的一个牌友,他在桥牌上的瘾头非常大。2006年老葛要去外地参加女儿的婚礼,上火车前的几个小时他跑到杜老这里打桥牌,结果打牌忘了发车时间,没办法只好坐第二天的火车。
“打桥牌可以广交朋友。”杜老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这帮牌友都要聚餐,大家轮流“坐庄”,轮到谁“坐庄”如果这段时间他打牌失误多,还要加道菜表示惩罚,老哥儿几个在一起有说有笑,快乐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