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张文才迷上儿童诗
正文浏览次数:580
2014/12/10 23:32:11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大树上的鸟巢,那是鸟儿的城堡。爸爸警惕地站岗放哨,妈妈精心哺育小鸟……”充满着真善美的诗歌,给校园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的校园里,还有很多这样被广为传颂的诗歌,它们都出自“草根诗人”张文才。张文才六十有八,是峰峰矿区一名退休干部,从空军某部转业后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机关干部、国企书记。他满头银发却善良、率真,像个老顽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藏在内心深处的爱,变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传递给孩子们。
张文才说,之所以爱上儿童诗歌,是因为他的孙女。与孙女朝夕相处久了,让他找回了久违的童心。他走到哪儿想到哪儿,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带孙女遛弯儿时,天空下起小雨,经过构思,一首《小雨点》就写出来了:“小雨点,沙沙沙,浇开万朵花,荷花,月季,牵牛花。小雨点,沙沙沙,乐坏你我他,青蛙小鸭、乖娃娃……”
小孙女一天天长大,张文才创作儿童诗的热情有增无减。他一心想为更多的孩子创作出朗朗上口的诗歌。可是,写成人诗难,写儿童诗更难。廖廖数语,诗情画意,让孩子们爱看爱读,这需要真正下一番功夫。为了搜集素材,他读书看报,剪贴了好几大本“报花集锦”。为了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他经常让孙女带同学们来家里玩。每当写完一首新的诗歌,他就请小孙女和邻居家孩子当评委。他说:“孩子们喜欢,是我成功的标准。”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张文才结交了很多诗友。中国儿童文学理事会理事张强,便是其中一位。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虽然年龄相差20岁,却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他还有一股永不满足的劲儿,经常一边创作新作品,一边对原有作品进行修改,很多作品前后修改达数年。
因为痴迷于儿童诗歌的创作,童心未泯,张文才的身体、精神也越来越好,子女们都为他高兴,还为他买来一台电脑。他从汉语拼音学起,向儿女请教,向孙女学习。半年时间,他就学会了打字、浏览网页、发送邮件,还有了QQ和志同道合的聊友,建立了博客,加入了诗歌创作的网友群。电脑让他如虎添翼,创作儿童诗歌的劲头更足了。
最近,张文才正在筹备印刷校园诗歌集《爱从这里出发》,免费发给矿区的小学生。老友们都夸奖他:“老了,老了,倒成了‘诗人’了!”他笑着说:“充其量就是‘草根’,不过为了祖国的‘花骨朵’,我当‘草’也自豪呀!”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