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乐
老顽童张文才迷上儿童诗
        正文浏览次数:580
  2014/12/10 23:32:11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大树上的鸟巢,那是鸟儿的城堡。爸爸警惕地站岗放哨,妈妈精心哺育小鸟……”充满着真善美的诗歌,给校园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        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的校园里,还有很多这样被广为传颂的诗歌,它们都出自“草根诗人”张文才。张文才六十有八,是峰峰矿区一名退休干部,从空军某部转业后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机关干部、国企书记。他满头银发却善良、率真,像个老顽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藏在内心深处的爱,变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传递给孩子们。        张文才说,之所以爱上儿童诗歌,是因为他的孙女。与孙女朝夕相处久了,让他找回了久违的童心。他走到哪儿想到哪儿,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带孙女遛弯儿时,天空下起小雨,经过构思,一首《小雨点》就写出来了:“小雨点,沙沙沙,浇开万朵花,荷花,月季,牵牛花。小雨点,沙沙沙,乐坏你我他,青蛙小鸭、乖娃娃……”        小孙女一天天长大,张文才创作儿童诗的热情有增无减。他一心想为更多的孩子创作出朗朗上口的诗歌。可是,写成人诗难,写儿童诗更难。廖廖数语,诗情画意,让孩子们爱看爱读,这需要真正下一番功夫。为了搜集素材,他读书看报,剪贴了好几大本“报花集锦”。为了了解孩子们的所思所想,他经常让孙女带同学们来家里玩。每当写完一首新的诗歌,他就请小孙女和邻居家孩子当评委。他说:“孩子们喜欢,是我成功的标准。”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张文才结交了很多诗友。中国儿童文学理事会理事张强,便是其中一位。两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心得,虽然年龄相差20岁,却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他还有一股永不满足的劲儿,经常一边创作新作品,一边对原有作品进行修改,很多作品前后修改达数年。        因为痴迷于儿童诗歌的创作,童心未泯,张文才的身体、精神也越来越好,子女们都为他高兴,还为他买来一台电脑。他从汉语拼音学起,向儿女请教,向孙女学习。半年时间,他就学会了打字、浏览网页、发送邮件,还有了QQ和志同道合的聊友,建立了博客,加入了诗歌创作的网友群。电脑让他如虎添翼,创作儿童诗歌的劲头更足了。        最近,张文才正在筹备印刷校园诗歌集《爱从这里出发》,免费发给矿区的小学生。老友们都夸奖他:“老了,老了,倒成了‘诗人’了!”他笑着说:“充其量就是‘草根’,不过为了祖国的‘花骨朵’,我当‘草’也自豪呀!”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中草药老人”上老年大学开课
  • 2014/12/10 23:33:15
  • “鸟巢”有支老年轮滑队
  • 2014/12/10 23:31:56
  • 爱的声音,美的世界 ——张文才和他的校园朗诵诗
  • 2014/12/10 23:31:30
  • 威县67岁老爷子勇跳冰窟救落水儿童
  • 2014/12/10 23:29:29
  • 360名留守儿童的好奶奶——记江西省峡江县社区志愿者胡国莲
  • 2014/12/10 23:29:27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