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媳李彦涛孝老爱亲感动乡邻
正文浏览次数:831
2014/12/10 23:37:12
来源:燕赵老年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14年来,李彦涛侍候多病的奶奶和公公,直至他们安然辞世,同时还照顾着截瘫的婆婆。她以善良、仁孝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儿媳”的深刻含义。
1999年,22岁的李彦涛嫁给了石家庄平山县古月镇刘家沟村的刘志刚。刚到婆家时,家中6口人,79岁的奶奶卧病在床,公公有病靠药物维持生命,婆婆常年吃药,11岁的小姑子还在上小学。一过门,要强的李彦涛就主动承担了全部家务,学做饭,学伺候老人,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公公每天要吃中药,李彦涛便主动承担起煎药任务,她怀孕8个多月时,还坚持拖着笨重的身子为公公煎药,再端到床前,侍奉公公喝药,并且定期陪公公到医院看病。这样,自己虽累些,但是腾出了丈夫的时间,让他可以无牵无挂地打工挣钱。2001年公公病重,住院一个多月,当时李彦涛的女儿才2岁多,为了不让婆婆劳累、丈夫分心,她带着孩子在医院照顾公公,端屎倒尿都由她一人承担。公公出院后,彦涛又一直守在床前,整整熬了40多天。长时间的劳累,李彦涛晕倒了。公公临终前,拉住李彦涛的手说:“彦涛你受累了,没有你的尽心照顾,我活不到今天,爹有你这么个好闺女,知足了。”
2005年5月,婆婆遭遇车祸,左腿截肢,住院两个月,李彦涛一人侍奉婆婆。住院期间,李彦涛每天为婆婆揉腿、按摩、洗脚,当时她身怀老二已有8个月,笨重的身体连弯腰都非常困难,但她仍咬牙挺下来。
出院后,婆婆最爱吃水饺,她就每天给婆婆包水饺。家里经济不富裕,只给婆婆包肉的,她们吃素的。每天上午,李彦涛搀扶着婆婆学走路,一天要定时锻炼好几次,每一次婆婆大汗淋漓,她自己也满身是汗。下午送婆婆找人聊天、玩麻将,天黑前再把婆婆接回来。婆婆心情特别舒畅,整天乐呵呵的,现在已经能拄着双拐慢慢行走了。
就在婆婆病情渐好时,年迈的奶奶病倒了,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晚上李彦涛就和奶奶睡在一个床上,每天给奶奶端屎接尿、洗脸梳头、洗脚按摩,帮奶奶翻身,更换尿布,并做奶奶爱吃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到奶奶嘴里。就这样侍奉奶奶整整3年,从无一句怨言。2009年,89岁的奶奶安详去世,乡亲们为她穿寿衣,见她的身上没一点儿褥疮,都感慨地说:“多亏老人家有这么个善良孝顺的孙媳妇啊!”
14年来,李彦涛始终如一地做着她认为应该做的事,失去了很多出外挣钱的机会。有人想让她去石家庄开饭店,她推让了;有人想让她去学理发,开门市,她也没去。因为她知道,这个家离不开她,她愿为这个家无私奉献。她的孝老爱亲行为受到街坊亲朋的高度赞赏,2013年她被评为平山县十大“道德模范”。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