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有了紧箍咒
正文浏览次数:501
江苏南京爱福家非法吸收存款或超百亿;江西南昌两家养老机构因非法集资陷入瘫痪……坑老事件频发,养老领域已成为非法集资新热点。
养老机构骗局更易击中老人,涉嫌非法集资的高端民营养老院多是政府招商引资项目,负责人往往会把自己包装成爱老慈善家,通过业务员日常接触弥补老人缺少子女关爱的缺憾等,来引诱老人参与投资。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养老投资或收费行为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尚处于监管缺失阶段。
如何替老人守住“钱袋子”,一些地方正尝试给养老机构戴上“紧箍”。重庆把工作做在前头。前不久施行的《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就明文规定:养老机构向入住的老年人收取的保证金或者押金等费用,超过该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月服务费用六倍的,由民政部门责令立即退还超额部分本金,并支付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拒不退还的,处违法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在江苏淮安、扬州,安徽合肥等地,相关部门针对养老机构非法集资,专门建立了排查制度,不定期实地排查养老机构内各类涉嫌非法集资活动,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进行暗访搜集等证据手段,对违规机构进行点名曝光。
北京市律师协会产品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王琮玮建议,针对老人交纳的押金和医疗保证金,建议在民政部门监管下,确保用于医疗和应急等用途,通过排查和预警通报等手段,阻断非法集资的黑手。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