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64岁的老梁,一直精打细算,从未冲动消费,却被忽悠了上万元,买了一堆号称可以“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为此,还跟妻子闹了矛盾。
省消保委提醒,购买保健食品前一定要检查有无“小蓝帽”标志,不要被所谓的“神奇功效”迷惑。
不卖保健品 只收劳务费
2016年8月,老梁看到一条免费领老花镜的广告,根据上面的地址,找到了杭州莫衙营附近某大楼里的一个公司,一个小伙子热情地接待了他。领老花镜前,老梁被要求填了一个表格,留下了姓名、电话、收入情况、家庭情况、退休前的工作等等。
接着,小伙子把老梁带到一个会议室,说:“叔叔,我们公司正好在办一个健康讲座,您来都来了,就听一下吧。”台上,一个自称是江苏某医院主任医师的人正在推荐一种保健品,号称可以“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治疗心血管疾病”。
那段时间,老梁刚刚做过肠癌手术,化疗了两次,身体吃不消了,没再继续。妻子也刚刚做过换心脏瓣膜手术。听到这种保健品对他和老伴的病情都有改善作用,老梁仿佛看到了曙光。“主任医师”说,这个保健品不是谁都可以领的,一定要是老干部、退休教师之类的才有资格领,还说北京中南海的高级领导干部,都在吃这种保健品。
“叔叔,这个保健品我们是不卖的,如果您真的想要,可以送给您,但是要出3500元,作为公司的劳务费。”小伙子见势主动搭腔,“还可以送您价值1000元的养生破壁粉碎机、价值1800元的除雾霾负离子器、一套抗战胜利纪念章,加起来早就超过3500元了,等于您没花钱。”老梁算了算,这跟自己吃中药的费用也差不多,就要了3套,花了10500元。
老梁满载而归,小伙子还帮忙把大包小包送到了家里。妻子一看这个阵势,就觉得不对。“我说他上当受骗了,他非不信,坚持自己买的东西不会错,还一再提出让我也吃这个保健品,我是不会吃的。”老梁的妻子对记者说。
认清“小蓝帽” 认准这张表
有关保健品消费投诉,是浙江省消保委处理的涉老案例的一大类别,消保委专门提出了消费警示和维权建议:
1.不要被保健品推销者宣扬的神奇功效迷惑,保健产品并不能治疗疾病,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去检查就医。
2.打“亲情牌”是推销保健品的常见手段,目的是攻破老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要警惕保健品推销者的嘘寒问暖。购买高额保健产品前一定要与家人商量。
3.建议老年人不要参加保健品推销者举行的爱心讲座、名医义诊、优惠赠送、免费体验、感恩让利、免费抽奖、免费旅游等活动,这些活动和赠品都只是“鱼饵”,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目的是高价推销保健品。
4.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检查有无“小蓝帽”标志(由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认证的保健食品标志,天蓝色,呈帽形,获批产品外包装标注“国食健字”字样),还可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产品信息,购买时要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
5.正规的保健食品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都会有完整的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以及进货票据。购买时应当查验相关票证,当发现购买到的保健食品来源不明时,可以携带商品和相关消费凭证向消保委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
有关部门还列出了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详见上表)。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是指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未在配方中申报的品种,比如在减肥类食品中添加大黄、番泻叶等泄下类中药材,最严重的就是添加化学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超量使用后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比如药物依赖、器官损伤,甚至器官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