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私募基金如何防“踩雷”
正文浏览次数:567
失联私募机构数量又有增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通知称,目前已将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482家机构列入失联公告名单,其中,135家机构已被注销登记,10家机构已自行申请注销登记,7家私募基金无法取得联系。私募投资者该如何防止“踩雷”呢?
“适当”是防“踩雷”基础 将合适的私募产品销售给合格投资者的理念成为投资者躲避“地雷”的第一堂必修课。目前,私募基金投资者分为C1保守型、C2稳健型、C3平衡型、C4成长型、C5进取型。私募基金产品根据风险从低到高分为R1、R2、R3、R4、R5共5个等级。合格投资者可以按照产品风险等级选择适合的产品和投资策略。例如,C1等级的投资者适宜选择私募固收类基金等产品,在投资策略上尽量选择相对保守的固收策略产品。
“魔鬼”藏在产品细节中 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产品的部分细节信息可以反映出基金到底有无“触雷”的蛛丝马迹。私募排排网合规部副总监温志飞介绍,投资者应到基金业协会官方网站查阅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产品的备案合法性,了解拟投资私募基金类型的风险收益特征。另一方面,通过查阅基金业协会网站历年信息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信息。此外,可从私募基金公司发行产品的跨度和数量分析其“靠谱”程度。建议投资者通过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机构或平台购买私募产品,关注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可靠、过往业绩经过验证的管理人。
恰当选择投资策略 如果一名投资者在债券违约率高发的“熊市”年份,仍然执意选择债券策略私募基金产品,且配置仓位较重,则“踩雷”概率将增加。反之,若投资者在债市违约率增加的年份,选择均衡配置商品、黄金、股票类私募基金产品,则很有可能规避债市“地雷”,享受到其他市场的红利。(摘编自《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