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政策法律
如何防范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公安部回应
        正文浏览次数:521
  2019/1/4 9:43:59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应该如何防范?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陈士渠今天提醒,老年人如果患病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医疗,不要自行购买保健品来治病,遇到保健品推销要多和子女沟通商量,防止上当。

  公安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公安部部署打击保健品诈骗犯罪以及江苏南京公安机关破获相关案件等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现在针对老年人诈骗主要有哪些形式?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来防范?

  陈士渠介绍,保健品骗局很多,常见的保健品骗局有以下这些:采取免费赠送鸡蛋、生活物品等方式,向老年人宣传保健品业务,以销售保健品骗取押金的手段实施诈骗;组织所谓“专家”进行免费“健康讲座”,现场对老年人免费体检,然后说他患有各种疾病,夸大产品疗效,高价推销保健品进行诈骗;组织免费旅游,以高价购买保健品可以投资入股为由诈骗老年人钱财。

  另外,除了以上形式的保健品诈骗,还有一些诈骗老年人的手法方案比较多,像投资养老项目诈骗、“民族资产解冻”诈骗、假冒熟人以及公检法等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电话诈骗、看病消灾迷信诈骗、古玩诈骗等形式。这些诈骗手法很多都是针对老年人的,利用了老年人的一些弱点来实施诈骗,形式比较多,需要大家警惕。

  陈士渠指出,由于老年人对社会发展资讯、常见诈骗手法不了解、不掌握,总体来讲防范诈骗能力比较弱,近年来,针对老年人诈骗犯罪不断增多的情况,公安机关希望广大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保健、投资观念,如果患病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医疗,不要自行购买保健品来治病,因为年龄大了,身体患一些疾病也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不能自己买保健品,保健品往往会夸大疗效说能治各种病甚至疑难杂症,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陈士渠称,遇到推销保健品的时候,切莫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所谓“专家”的讲座,遇到这些情况要多和子女沟通商量,因为一般年轻人接触的资讯多,防骗意识会强一些,老年人就更容易受骗上当。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警惕 这种诈骗手法近来高发
  • 2023/8/7 10:23:13
  • 重复投保,可以得到多倍赔偿吗?
  • 2023/5/17 10:02:37
  • 亲人过世后存款怎么取
  • 2023/5/16 10:06:31
  • 托付余生的另一种可能
  • 2023/5/15 10:11:50
  • 单方出售夫妻共同房产 这样判
  • 2023/5/15 10:08:07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