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老年人“移民”到互联网后,年轻网友普遍吐槽,爸妈的朋友圈、家庭群成了网络谣言重灾区。
中老年人谣言鉴别力弱
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网络谣言成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比例最高的网络风险,部分中老年网民甚至成为信谣与传谣的主力军。中老年人呈现谣言鉴别力弱、受教育程度低、主观幸福感低的“三低现象”。
腾讯公司辟谣产品较真平台主编王杨称,中老年人易感谣言从内容来看大致分为4类:饮食养生类谣言,如食物相生相克;疾病医疗类谣言,如被某种虫子咬了或染“新型艾滋病”;公共安全类谣言,如雪糕车偷小孩;公共管理政策类谣言,如退休金增减等。
中老年人成谣言二传手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法律系副主任郑宁表示,中老年人缺乏基础科学常识,生活中大多以经验主义判断各种事情。他们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容易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易感人群。此外,老年人精神世界空虚,也使他们容易被谣言攻占。谣言标题惯用不转就会如何如何的套路,利用了中老年人的善意,使他们成为谣言的二传手。
最易遭遇的四类风险
“网络谣言、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低俗色情是中老年人最易遭遇的四类风险。”郑宁说,中老年网民极易遭遇的网络诈骗包括保健品诈骗、红包诈骗、中奖诈骗,也有不少中老年网民遭遇过网络传销、理财欺诈、非法集资等。其中,保健品诈骗最为严重,这些用来诈骗的保健品,很多都会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对父母进行网络反哺教育
“新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鸿沟,最重要的就是多陪伴。走进网络新世界,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郑宁与王杨建议,子女应给予父母更多理解和关爱,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提醒各种不良信息的存在,不断增强他们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子女应积极对父母进行网络反哺教育,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接受知识渠道。”郑宁说。
“在中老年群体中,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权威程度和可信度更高,加大力度与政府和权威机构合作联动,可以让辟谣内容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委会秘书长何凌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