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志友是一名公益律师,做老年维权法律服务已三年多。“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年人一旦被骗,钱太难追回了。”张志友表示。
三领域“骗”字高挂
张志友从2015年起专门做老年维权的公益法律服务。张志友说,保健品、养老项目和理财产品三个领域“骗”字高挂。
张志友介绍,2016年,王老先生看到一款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广告,两年中,通过货到付款的形式,花了4万多元买保健品,但却没有任何疗效。“想要退款,先交8%的手续费”“想要退款,要补办发票”“想要退款,不如凑个整数5万”……电话那头,先是李科长,接着是黄厂长,轮番上阵,又以货到付款的形式,让老人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
“这些钱都是以货到付款的形式得来,属于正常的商品买卖,而老人又没有电话录音,很难抓住对方漏洞。”张志友说。
即便胜诉钱也难要回
在很多案例中,即便经过漫长的诉讼,最终胜诉了,钱也要不回。尤其是集资诈骗类的案件,赢了官司,面对空空的账户,无钱可执行。
84岁的刘老汉和老伴儿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入住了一家养老院。养老院的邻居向刘老汉推荐了一个理财项目,年利率15%。但最后的结果是,老人的51万元打了水漂。刘老汉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在审理时,被告公司却未到庭,法庭缺席审理后,判决被告公司返还本金并支付利息。官司是赢了,但当刘老汉申请强制执行时,该公司账户内没有任何资金。
“做了三年多的老年维权服务,最大的感受就是,钱太难追回了。但是,在防骗的宣传上,很多老人对此积极性不高。”张志友感慨。
追讨钱款成“精神支柱”
很多老年人在被骗之后,对维权有了执念。维权成了老人被骗后生活的唯一内容。张志友说:“追讨钱款成了支撑他们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张志友谈到了李老汉的遭遇。不到1年时间里,老人先后三次陷入集资骗局,辛苦一辈子攒下的钱血本无归。“大冬天的,老人和其他受害人坐公交车去找一名犯罪嫌疑人的别墅,自带干粮和白开水,在那一站就是一整天。”张志友说,帮助维权的律师也成了老人的倾诉对象,老人会跟他们说说自己最近的生活,问问案子的最新进展。合法维权无可厚非,在晚年的时候,一下子被骗光了养老钱,谁也接受不了,精神压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