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政策法律
买保健品花光生活费, 别让过度推销成为“坑老”利器
        正文浏览次数:280
  2019/11/18 9:59:18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我真是入了迷了,买了这么多保健品,根本吃不完啊。”杭州92岁的梁奶奶指着满屋子的保健品说。如果不是口袋里的生活费只剩下10多元,恐怕梁奶奶还不会意识到自己买保健品过了头。她说,这些年自己在保健品上毛估估花了一两百万了。采访期间,梁奶奶的手机响了五六次,一接起来,全是推销保健品的。(11月14日澎湃新闻)

  不可否认,以养生、健康等宣传方式推销保健品,是从情感上拉近与老年人的距离,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销售高价保健品。杭州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痴迷保健品十多年,每天坚持吃三四种保健品,花了一两百万元,吃光了毕生积蓄,几乎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

  问题是,目前针对保健品销售乱象,还存在管理困境和盲区。比如,打法律的擦边球进行营销,即使存在虚假宣传之嫌,也很难取证。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不清过度推销背后的伎俩,被商家牵着鼻子走,疯狂购买保健品,甚至不惜同子女反目。

  虽然保健品各种问题的新闻不断,但追捧保健品的老年粉丝,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可见,一些不良商家通过各种手段拿保健品骗财固然可恶,但更需要反思的,是无处不在的非理性的“保健品依赖症”,以及老年人群体无意识的跟风行为。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将逐渐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将成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为此,国家和地方均制定了一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政策,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然而,偏有一些无德商家,非但不善待老年人,反而变着花样去忽悠老年人。比如,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等,以此诈取老年人的钱财,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人买保健品花光生活费,过度推销成“坑老”利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是不择手段,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欺骗老年人,则是一些不法之徒惯用的伎俩。他们利用老年人与社会脱节、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频频将罪恶之手伸向老年人。因此,保护老年人权益,治理保健品乱象是必要之举。比如,严格执行“保健品不是药物”警示规定,加大对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查处夸大保健品功效的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警惕 这种诈骗手法近来高发
  • 2023/8/7 10:23:13
  • 重复投保,可以得到多倍赔偿吗?
  • 2023/5/17 10:02:37
  • 亲人过世后存款怎么取
  • 2023/5/16 10:06:31
  • 托付余生的另一种可能
  • 2023/5/15 10:11:50
  • 单方出售夫妻共同房产 这样判
  • 2023/5/15 10:08:07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