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 社会广角
压箱底的钱成了骗子的“唐僧肉”
        正文浏览次数:525
  2014/12/11 0:08: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年人为保障自己的晚年生活,手中总会留一些“压箱底”的钱,而这些养老钱如今却成了骗子们眼中的“唐僧肉”,各种套钱陷阱,盯住了老年人的腰包……

 

  而老人们虽然平时一般手都比较“紧”,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主要就是为了应付有个病有个灾儿的,给晚年生活做个保障;但正所谓“关心则乱”,面对一些精心设计好的“诱惑”,老人们却不自觉地忘记了“原则”。


老年人被骗实录一:为健康而“迷失”


     老年人最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健康状况,一来退休金有限,负担不起大额的医疗费用,二来不愿意因健康拖累子女。而正是看中了这点,很多“生财有道”者,将圈钱的方法与老人们的健康“紧密结合”在一起。


     家住唐山市河北一号小区的王大爷就差一点陷进了这样的圈套。前一阵子,王大爷到街上散步,碰上几个“医学工作者”,向他介绍某某理疗仪,可以免费试用,能有效治疗腰腿疼,还有专家给讲授相关的医学知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落下腰伤的王大爷很感兴趣,就去听了几次课,并试用了几次理疗仪,觉得效果并不明显。这时为他们服务的“医学工作者”说,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得配合服用某某药,喝某某离子水,再做一些更“高档”的理疗项目,但要做这些治疗,条件是得买几个疗程的药品,就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免费做高档项目,而且买得多,还可以返还理疗仪甚至电动车等礼品。

 

     王大爷多了个心眼儿,“经常在报上看到这样的骗局,骗老年人花高价钱买药,还是不做为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和他一样清醒,与王大爷同在一个组进行体验治疗的好几个老伙伴却没能经得起“健康诱惑”,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购买了一大堆药品,结果一个个疗程吃下来,身体依然没有任何改观。再到当初那个地方找那些“医学工作者”,早已是人去楼空。


     王大爷说,“后来,几个老伙伴找了医院的大夫给看看那些药品,大夫说根本不是药,没有取得相关的药准字,而是保健品。吃不死人、治不好病,白白花了那么多钱。这些人心太黑,骗我们老年人的养老钱。”


     像王大爷遇到的一样,近些年来,这种打着送健康的名义,骗取老年人信任,高价推销药品的事情,并不鲜见。心怀不轨的骗子们利用老年人求健康心切的心理,夸大疗效,并许诺以免费做辅助治疗,定期回访或者返还部分奖品,诱惑老人们花高价钱购买没有任何效果的“药品”,等老人们发觉上当时,骗子们早已转移阵地,人间蒸发。最终,想得到健康的老人们,不仅损失了钱财,还惹了一肚子气。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警惕 这种诈骗手法近来高发
  • 2023/8/7 10:23:13
  • 重复投保,可以得到多倍赔偿吗?
  • 2023/5/17 10:02:37
  • 亲人过世后存款怎么取
  • 2023/5/16 10:06:31
  • 托付余生的另一种可能
  • 2023/5/15 10:11:50
  • 单方出售夫妻共同房产 这样判
  • 2023/5/15 10:08:07
  •  热点文章导读 
    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年内将出 资金配置
    老年人商业保险又贵又少 已成保障盲区
    家用理疗仪用上超声波?骗人!
    老人家办养老保险不方便怎么办
    石家庄一老人盲目投资用7万养老钱买3
    老人的悲凉
    保健品“坑老”:“四大套路”设置“亲
    养老产品高额回报未兑现
    老人立遗嘱是否需要见证人
    放弃继承权就能不赡养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规范养老机
    石家庄:养老机构医务室要配备医师护士
    全国首部居家养老条例或5月起实施明确
    车票里含不含保险(健康维权)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