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为
62岁残疾老人与他的62项发明
        正文浏览次数:163
  2014/12/10 23:29: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我刚刚发明的这个叫‘节能定时语言提醒台灯’,早上它能主动叫人起床,并鼓励孩子一定要努力学习;晚上它还能提醒孩子把一天的功课复习好了再休息。”近日,笔者在无棣县信阳镇车西村残疾教师李宝贵家里,看到了他刚刚研制成功的“节能定时语言提醒台灯”。

  1983年的一次意外事故让李宝贵瘫痪在床。然而他没有就此消沉,而是利用原来在学校学到的机械维护方面的知识,为当地群众维修起了家用电器。有时只需要换个小部件,他就让儿子从县城买回来免费给换上。20多年来经李宝贵修好的家用电器在万件以上。李宝贵说:“我虽然身残可志不残,我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残疾人。”

  李宝贵是个心灵手巧的人。躺在病榻上他也不愿意闲着,总是琢磨着为社会做点什么。2003年他就曾研制过一种便携式电动拾棉机,还获得了全市星火科技三等奖,但因为当时缺乏资金支持,并没有大批量投入生产。

  无棣县是全国棉花生产基地,每年棉花种植面积都在50万亩左右。2005年,李宝贵从亲戚口中了解到,如今的棉花种植面积很大,棉农白天忙地里,晚上还得剥棉桃,既费时又费力。

  为帮助棉农减轻棉花剥桃的负担,他开始研制棉花剥壳机。第一台电动棉花桃剥壳机于2006年9月份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棉花桃剥壳机一问世,立即受到了棉农的青睐,首批300多台电动棉花剥壳机,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销售一空。今年10月份,他又结合实际进行修整,加上了电子控制功能,改进了吹风系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为开阔自己的视野,2006年李宝贵买了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一闲下来就上网查询有关知识。同年,他又研制成功了一种多功能棉桃清皮机,无论是盛开的棉花桃还是未开的棉桃,只需从进料口放进去,棉花就源源不断地从出料口喷出来,剥壳率和杂质分离程度都在90%以上,每小时可剥棉桃200-300公斤,效率是人工的20倍以上。

  李宝贵的创造发明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至2006年,他成功申报了1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007年又拿到了22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至今年10月,他又申报了节能定时语言提醒台灯、自动震荡摘枣机、立式扫雪车、电动车充电节能保护器以及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无障碍电话升降器等多项专利,并全部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到目前为止,这位62岁的老人已有了62项发明专利。李宝贵说,现在国家提倡节能减排,他也想在这方面做点儿贡献。他准备以节能灯为起点,向家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方面发展,年底研制出适合一般家庭使用的简易太阳能、风能合二为一的新装备。同时,他还要研究完善无线用电方面的发明。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六旬“草根”达人发明按摩马甲
  • 2015/9/23 11:12:59
  • 62岁大爷用15万只矿泉水瓶造岛 觅得佳人当岛主
  • 2015/8/11 16:36:46
  • 老人与鸟
  • 2015/5/22 10:59:59
  • 潜心钻研20载西固老人发明“十指速算法”
  • 2015/4/21 10:33:14
  • 老人发明“节水神器” 挨家推广十几年
  • 2015/2/11 16:42:5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