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健身饮食
张光斗的“一二三四健身术”
        正文浏览次数:724
  2018/9/11 9:44:54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中国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和工程教育家,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的创建人张光斗先生,生于1912年,2013年6月21日以101岁高龄辞世。他的长寿得益于在工作生活中懂得健身,他把这些归纳为“一二三四健身术”。

   一贯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知足者,对名利、地位、物质享受等淡然待之,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张光斗的养生之道重在心平气和,他说:“心平气和,是一种祥和的状态。”心平,无非分之念,见可欲而不迷狂,于迁变得失具平常之心。气和,不卑不亢,不疾不滞,安舒宁静。张光斗晚年曾对医生说,自己长寿的原因就四个字——淡泊名利。他的女儿张美怡曾说:“1955年他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一开始他完全不知道,看了报纸还以为是有人和他重了名,后来接到聘书,还总说自己本领不够,名不副实。”2000年院士楼建成后,张光斗却说什么也不肯搬进去。问他为什么不搬,他说:“我的住房条件很好,新房还是让给年轻的院士吧。”

   张光斗毕生为祖国水利事业操劳奋斗,功勋卓著,被人们誉为“当代李冰”,却始终保持了一颗平常心。每次开会发言,他必先声明“我是个小学生,是平头老百姓”。这句话也成了他的口头禅。

   二目远眺

   这里所说的二目远眺,并非用眼睛去极目远眺,而是高瞻远瞩之意。高瞻远瞩能使人坚定信念,顺应自然,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张光斗的“远眺”,在于他对国家科学事业的热爱。他不仅密切关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展情况,还对中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宏观政策、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等问题进行思考,尽力做他认为有价值的一切事情。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马上就会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或者写信,提出建议。如果问题特别重大,他会搜集大量资料,拿出充分论据,写成文章投寄报刊,甚至上书中央。

   三餐有节

   张光斗说,益寿要“以多餐少食为佳”。他不偏食,有节制,饮食有规律。佛家有一句饮食养生的名言:“吃得多是吃得少,吃得少是吃得多。”这句话的意思是平时每顿饭少吃,不伤身就会长寿;而每顿饭多吃,就会伤身短寿。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人体有病是一种生理反应,少吃可以使胃肠得到充分休息,减轻机体消化系统的过度负荷,使免疫功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季不懒

   张光斗的工作作风严谨、勤奋是出了名的。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全身心投身于水利水电事业,在祖国的版图上,只要有河流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和足迹。1999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成立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张光斗任副组长,每年两次到工地检查工程质量。这位耄耋老者,常常头戴安全帽,奔波在喧闹的施工现场。2000年末,张光斗为考察导流底孔的表面平整度,硬是从基坑顺着脚手架爬到底孔位置,眼睛看不清,就用手去摸孔壁。原电力部副部长陆佑楣被他的精神感动得当场掉了眼泪。

   值得一提的是,张光斗在85岁时还学会了用电脑打字。他的那本56万字的自传书稿《我的人生之路》就是借助放大镜的帮助,在电脑上打出来的。在这部自传中,张光斗笃志科技报国、志在水电事业的人生追求清晰可辨。

   推究起来,张光斗之所以长寿,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懂生活的人。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盛夏多吃四类“豆”
  • 2023/8/7 10:27:01
  • 四大症状警惕慢性肾炎
  • 2023/8/7 10:25:49
  • 黄宗江 做到“七伴”享高寿
  • 2023/8/7 10:24:48
  • 邹燕勤 养生先要养肾
  • 2023/5/17 9:58:34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心绞痛
  • 2023/5/17 9:57:2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