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感冒发烧,老人都会叫我们多盖被子、多穿衣服,捂捂汗,认为出身汗就好。事实上,感冒是不是出身汗就能好呢?
风寒感冒出汗有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刘炜丽解释,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对于风寒感冒的初期,病邪在表,捂汗的做法是有效的。捂汗其实就是让身体出汗,让病邪随汗出,这种方法是中医“治疗八法”之首,称为“汗法”,是中医最简单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
秋冬天气寒冷干燥,此时感冒刚好多数是风寒类型,这种感冒症状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或者汗出不畅、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口渴喜热饮、苔薄白,中医对风寒感冒主要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来治疗,让身体的汗外排就会舒服很多。刘炜丽提醒,风寒感冒最大的特点就是汗出不畅或者无汗,通过添衣加被让身体出汗,能让身体的不适得到改善。但是有一点要注意,风寒感冒的人比较怕冷,即使添衣加被,也会发抖,所以在捂汗的同时要注意避风。
出汗也要适度
既然捂汗对改善感冒的不适是有效的,是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呢?当然不是。“其他类型的感冒其实多数都会自身出汗,像风热感冒本身就会出汗,所以在捂汗的时候,我们不必追求更多地出汗,这样反而容易耗伤身体阳气,得不偿失。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有特定的身体疾病、外伤也不适宜捂汗,像有疔疮、化脓、出血、脱水这类人群,也不可以通过捂汗的方法来改善感冒不适。”刘炜丽说。
此外,在服感冒药的同时喝些热汤或热粥,也是中医简单有效的“捂汗”方式。而且热汤和热粥的蒸汽,有助于缓解鼻塞,这样的做法对感冒的不适症状缓解效果很好。
很多人感冒都以清“伏邪”为主,但清得太过又会觉得身体虚。有什么办法清而不虚呢?答案是,感冒好了可以适当地进补。由于感冒容易让身体功能下降,特别是一些人感冒好了之后容易感觉无力气,有时治疗时出汗过多也容易耗伤气阴。一般感冒在一到两个星期会痊愈,那么此时就可以适当对身体进行一些调补,食用一些补气养阴的中药食疗,如用党参、高丽参、沙参、麦冬等煲汤食用,对于强身健体,避免下一次感冒就十分简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