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常菜藏有健康隐患
正文浏览次数:548
近期播出的《我是大医生》节目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平分享了一个患者的体检报告。这位50多岁的女患者在三年前体检时还一切正常,然而三年后便因为心梗死亡。原来,在这三年间,这位患者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本来很健康,但她在烹调时放入大量的糖、盐和油,长期食用危害了血管健康。其实,在很多家常菜中都藏有健康隐患。
指导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辽宁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王兴国
西红柿炒蛋:用油量超标
最健康的食材,也经不起不健康的烹饪方法。番茄营养元素多,是很多减肥人士的最爱食物,但很多人做番茄炒蛋会放两次油,炒鸡蛋放一次,然后捞出鸡蛋,再加油炒番茄,最后把炒熟的鸡蛋放在炒软出汁的番茄里。
另外,很多人做西红柿炒鸡蛋,常以甜压咸。若要吃出甜味,糖含量至少要占到10%。就这样,这道看似健康的菜肴就变成了高油、高糖、高盐的不健康菜。
地三鲜:营养损失殆尽
做地三鲜,主要食材土豆、茄子和青椒都要经过油炸和红烧的工序后才能味道绵软香浓。茄子、土豆和青椒中都含有钾,但经过高温油炸后会大量丢失。茄子中富含的维生素P,具有降低血脂的功效,可经过油炸后,几乎完全损失了健康益处。另外,青椒和土豆中本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在油炸后也几乎损失殆尽。
这道菜可改进为少油、低盐的做法,将锅留底油、炝香蒜片后加水淀粉,用盐、老抽调味。再按易熟的程度依次放入土豆、茄子和青椒,不但减少了脂肪的摄入,还能保证营养素少流失。
干煸豆角:易引起食物中毒
干煸豆角是川菜的代表菜之一,其主要缺点在于用油太多。做这道菜需用油将豆角皮炸至呈“虎皮”状,除热量超标、损失了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维生素外,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因为油炸时,豆角可能外焦里生,没有彻底做熟,其中含有的氰苷没能在高温烹煮时挥发出来,可能导致中毒。
这道菜可以适当改良,将豆角除筋、切好沥干后,用微波炉加热1~1.5分钟,取出时豆角和油炸、干煸的效果是一样的,再加少量油,与葱、姜末、肉馅、虾米末、榨菜末一起翻炒,至汁干即可。这样就能做出用油少、营养保留多的干煸豆角。
饺子馄饨:最好少喝汤
很多人家里会备着速冻饺子或者馄饨等做早餐食用。其实,这一类食物在生产时一般都会添加不少食盐,因此在煮水饺馄饨时,最好不要加盐,且尽量要少喝汤,否则长期进食后容易造成钠摄入超标,造成血压升高等。
(责任编辑:lch)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