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四季养生
“新饮食主义”不适合国人
        正文浏览次数:520
  2018/12/28 9:28:03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前不久,一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认错:过去几十年,我们给大众的营养建议,有一些是失败的。真相是什么?生活中我们被灌输过哪些错误营养建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周春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有的建议一开始就跑偏了

    事情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说起。1980年以前,西方各国的科学家们曾针对什么食物对人更健康、不会造成心脏病等进行过激烈辩论。

    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美国糖研究基金会(后称糖业协会)和食品商率先出手了,开始给糖洗白,把所有黑锅甩给脂肪和胆固醇。他们贿赂科学家,用海量的文章和广告告诉世人:饮食中的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会导致心脏病。当时,美国的农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尤其是玉米、小麦、大豆、大米等被大量生产。美国公共卫生部于是在这基础上发表声明,鼓励人们少吃脂肪,建议坚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到1992年,正式且详细的膳食金字塔被公布,在金字塔的底部是各种高碳水化合物,比如面包、意大利面、米饭等,大众被告知要多吃这些食物才有益于健康。

    可人们变得更健康了吗?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各国的肥胖率几乎无一例外都呈现出飞速高涨的态势,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越来越多。

    适当吃点脂肪有益健康

    近年来,科学界才开始慢慢纠正一些错误和片面的建议。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前不久连续发文给脂肪正名。专家研究发现,适量摄入脂肪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很少或甚至不吃脂肪的人要低20%~30%。

    在国内,很多人的观念陷入怪圈:“控制摄入”等于一点不吃。比如,很多人不吃猪油是因为其含量高达40%的饱和脂肪酸,但事实上,猪油中所含的“好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也高达40%。其实,脂肪摄入不足反而危险,会引发营养不良、湿疹等皮肤病、代谢能力降低、骨质疏松等。

    营养学家建议,平时应适当摄入脂肪,以含饱和脂肪较低的食物优先,大致按照鱼、禽、豆、肉、蛋、奶、坚果的顺序进行选择,吃肉时,首选鱼,次之禽肉,再次畜肉;每天一个全蛋、一袋奶;坚果脂肪含量高,一小把就够。

    建议选择低血糖反应主食

    传统膳食指南中,把健康的基石建立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上,比如面条、米饭等。这些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会使得餐后血糖过高,加速大脑衰老。

    于是,有研究者便建议不吃主食。其实,这种。对于少吃或不吃主食的观点,有研究显示,不吃主食之后,很多人无法消化过多的鱼、肉类,会出现营养不良状态。

    对于国人,建议在继续保持主食量的基础上,更多选择低血糖反应的主食。比如更多地选择燕麦、荞麦、黑米、红小豆、芸豆、干豌豆等各种杂粮,再配合大量蔬菜和少量的鱼肉蛋奶。这样既能避免吃大米白面过度升高血糖的麻烦,又能减轻肝肾负担。

  (责任编辑:LCH)

相关信息
  • 盛夏多吃四类“豆”
  • 2023/8/7 10:27:01
  • 四大症状警惕慢性肾炎
  • 2023/8/7 10:25:49
  • 黄宗江 做到“七伴”享高寿
  • 2023/8/7 10:24:48
  • 邹燕勤 养生先要养肾
  • 2023/5/17 9:58:34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心绞痛
  • 2023/5/17 9:57:2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