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的糖尿病患者宋先生近日全身突发多处细菌感染,在广州生活的外国人迈克尔也突现心内膜炎,为啥?都因为一颗烂牙。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细菌感染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宋先生先是牙疼,接着是腿疼,期间还伴有眼睛疼,到医院查出来竟是要命的脓毒血症,眼睛里、牙齿里、腿部肌肉里,以及肾脏里都有感染化脓。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牟新认为,宋先生的感染源就是嘴里的一颗烂牙齿。牟新说,人体口咽部经常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在血糖控制差的情况下,抵抗力会比平常明显下降,一旦有皮肤破损,细菌就乘虚而入,引起严重的菌血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又是一种非常容易形成脓肿的细菌,所以细菌随着血液播散到全身,在宋先生的眼球内部、肾脏还有肌肉等处都形成了脓肿。
牟新提醒糖尿病患者,平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血糖,一旦遇到感染要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治疗,千万不要拖延,一旦感染,往往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
口腔疾病与多种心脏疾病相关
迈克尔日前因高烧不退就诊,很快就出现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被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导致五大脏器功能衰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对此成立了专家组,专家组认为令患者生病的就是一颗龋齿,而这颗烂牙一旦引发瓣膜结构毁损,不及时进行手术的话,病人死亡率高达30%-50%。
中山一院心胸外科熊迈副教授介绍,在我国,由于龋齿发病率高,且国人对口腔健康不太注意,由龋齿造成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仍占很大比例。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与心内膜炎等多种心脏疾病密切相关。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也与牙周炎密切相关,在冠状动脉斑块及血栓中,能够检测出牙周致病菌。
口腔细菌易引发全身性疾病
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含有大量细菌毒素,仿佛一个“细菌存储基地”,若任由一些细菌毒素经伤口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入身体其它部位,就会引发全身性疾病。牙周炎会加重糖尿病,血液中的病菌毒素及炎症因子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影响血糖控制。心脏病患者也要主动进行定期口腔检查,积极防范牙周炎。另外,牙周炎患者也要注意不明原因的发热、胸痛,并定期洗牙,每3-6个月要到牙周科复诊。
相关链接
房颤患者不能随便拔牙
80岁的陈老太前段时间因牙痛难忍,便把松动的牙齿拔掉。不料拔牙后,陈老太出现肢体无力、意识障碍等症状。原来,陈老太有多年房颤病史,长期规律服药,病情控制得很好。拔牙的时候为尽快止血,她停用了抗凝药物,而有房颤病史的患者需要按时服用抗凝药物来防止血栓形成,停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展提醒,房颤患者拔牙前,一定要到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风险评估,避免因停服抗凝药导致意外发生。(摘编自《新快报》《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