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健身饮食
老年人“秋捂”还需量力而行
        正文浏览次数:558
  2014/12/10 22:37:28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王凡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进入秋季以后,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也容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副主任苗青指出,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经受不了气温的突然变化,会出现呼吸道疾病和慢性病的复发。一场秋雨一场寒,老年人搞好自我保健尤为重要。         专家指出,秋季日照充分,阳光又不是很强,是户外活动的最好时期,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条件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体质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剑、气功等。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尤其是进入晚秋季节更应如此,不能像年轻人那样采取“春捂秋冻”的锻炼方法,以防寒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复发。           除了加强自身锻炼,合理调整营养,注意饮食卫生也十分重要,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是蚊蝇孳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痢疾、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食物中毒也比较常见,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即使达到完全灭菌标准的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家中吃剩的食品,下餐再吃时也一定要充分加热,否则进食后很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         等到了晚秋季节,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同时,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盛夏多吃四类“豆”
  • 2023/8/7 10:27:01
  • 四大症状警惕慢性肾炎
  • 2023/8/7 10:25:49
  • 黄宗江 做到“七伴”享高寿
  • 2023/8/7 10:24:48
  • 邹燕勤 养生先要养肾
  • 2023/5/17 9:58:34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心绞痛
  • 2023/5/17 9:57:2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